离开家乡上大学以后,学生迎接更多彩的世界,家长依然在家中按部就班的生活,当学生到陌生的城市求学以后,很多家长会挂念担心,
离开家乡上大学以后,学生迎接更多彩的世界,家长依然在家中按部就班的生活,当学生到陌生的城市求学以后,很多家长会挂念担心,奈何大学生疯起来想不起报平安,家长只能通过朋友圈拼凑学生的生活。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既有高中时无法享受的闲适,也会遇到很多挫折和挑战,当代年轻人碰见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发个圈,分享给朋友圈的朋友们,但家长和学生存在代沟,容易产生分歧,为了一劳永逸,不少学生选择屏蔽家长,但总有失误的时候。
“拉黑我麻烦快点”,大学生发圈忘屏蔽家长,背刺大学生毫不手软
分享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热衷感受生活的大学生更是习惯发圈,论文没写完发个圈、吃顿好吃的发个圈,就连爱豆塌房也想发个朋友圈,看着大学生“不着四六”的朋友圈,家长无奈又心塞,咋感觉自家孩子不太聪明呢?
大学生最擅长临时抱佛脚,每当考试前,在寝室背书和在图书馆学习之间,他们往往会选择相信玄学,比如一到期末,孔子像下面堆满的贡品,以及转发锦鲤朋友圈。
这名大学生将希望都放在了锦鲤朋友圈上,谁知忘记了屏蔽家长,唯物主义老爸劝学生好好学习,多看几页书,大学生看到评论后很无奈,要是之前好好学习了,又怎么会热衷转运呢。
一到无聊的时候,往往是大学生的emo时间,特意发个朋友圈说“烦”,发泄一下心情,被老爸看到后,教育大学生道:“有时间就要学习,不要说烦,要是学习专心,哪有时间说烦”?家长是善意的教导,但说教意味太足,难怪大学生老想屏蔽家长。
除了吃喝玩乐,大学生最擅长的是发挥想象力,尤其是追星女孩,好不容易P了个和偶像的合影,分享到朋友圈炫耀一下。
一时激动忘记屏蔽家长,老妈四个字让大学生重新回归现实“脸皮真厚”,看着老妈不留情面的吐槽,大学生暗暗决定,下次一定要记得屏蔽。
大学生热爱网络冲浪,各种热梗和网络热词信手拈来,看到朋友圈的老爸却不太理解,只能凭借内容硬猜,大学生吐槽冒雨上课没人通知,为了表达心情,还加了“wtf”,相信大学生都知道什么意思。
可家长不太了解,还以为是人名,直夸大学生人缘好,人家冒雨来告诉学生没课的消息,大学生一时无语凝噎,要不老爸你还是更新下网速吧。
朋友圈也是社交开玩笑的地方,大学生表示评论里挑五个好友拉黑,开玩笑说让写自己的缺点,不料家长信以为真,还为学生编了个顺口溜,直呼要拉黑麻烦快点,大学生只能回复几个无语的表情,家长真是无时无刻不在背刺大学生,下手毫不手软。
家长的积极评论,是希望和大学生多点交流机会,学生们要理解良苦用心
很多大学生屏蔽家长,并非有什么秘密,而是担心家长的唠叨和刨根问底,都说十四五岁青春期最叛逆,刚离开家长的大学生,也是叛逆的头号人物,不过家长的积极评论,多数不是想说教学生,是希望和大学生多点交流机会。
本来家长和学生之间就有代沟,平时担心学生上课忙,怕影响学习,家长很少主动找学生聊天,但挂念一直都有,好不容易蹲到大学生发个朋友圈,自然要回应一番,学生们要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
同时也要注意,多和父母聊聊天,即使是简单的嘘寒问暖,家长也能更放心,或许你的一句早上好,能让家长开心一整天。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始终不要忘记家里等你长大的父母,他们依然希望,你像小时候一样,每天都讲述着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多和家长沟通,也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
笔者寄语: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和家长存在沟通障碍,家长也要反思自己的言行,多数时候都是学生主动分享或聊天,但最后结局不欢而散,究其原因往往是家长的说教和无时无刻的训诫,身为家长有义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但过度的说教难免让学生反感,家长们要改变自身教育观念,很多时候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没必要教育学生,只要大致方针不错,给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他们才能给你更多的惊喜。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AG:平安,学生,朋友圈,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