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出现“新型啃老”,子女给父母打工,父母还深觉子女贴心

从2010年开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已经逐渐显现了,不仅是本科生人数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很多岗位的需求和本科生的要求

从2010年开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已经逐渐显现了,不仅是本科生人数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很多岗位的需求和本科生的要求并不匹配,导致不少大学生不仅就业难,发展难、赚钱难,同时生活上也失去了很多自由,陷入了自我消耗的情况中.

在很多家长和大学生的意识中,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赚钱的工作才不负家长的培养,因此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都希望在就业中找到一份安稳工作,最起码是办公室级别的,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对大学生身份的要求,但这样的限制,让很多大学生陷入了无尽的自我消耗中。

不少在私立企业中工作的大学生,内卷已经成为常态,平时不仅要面对无穷无尽的工作要求,还需要面对同时之间的尔虞我诈,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陷入其他人埋得坑中,让不少在职场中混迹的大学生都感到很疲惫,从心理到身体上的双重疲惫。

于是就有不少学生开始另谋出路,有些大学生开始进入基层市场,宁愿摆摊卖小吃也不愿意找私企工作,但也有些人直接留在家中,开启了自己“孝顺父母”的工作。

大学生出现“新型啃老”,子女给父母打工,父母还深觉子女贴心

很多家长都认为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在外面打拼,只有混出一番天地,才能获得更好的地位,回到家中自己也有面子,但也有家长认为,子女应该留在自己身边,毕竟在很多家长的心中都认可“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毕竟等到父母年迈后,子女才是父母的支柱。

而这样的心态恰好击中了一些很难继续在职场中混迹的年轻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已经被职场中很多“pua”理论荼毒的身心疲惫,找个流水线工作却不甘心,于是在社会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另类职业,就是“全职儿女”,全职在家帮助父母干活,父母在外专心打拼就好。

父母有活我代劳,父母有话我传达,直接成为父母身边的小助手,每个月也不需要多高的工资,包吃包住给适当的零花钱即可,如果是一些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未来还能继承家产。

这样的行为在很多普通家长看来,不就是变着花样的啃老吗?但对于一些父母来说,子女虽说没有工作,却能跟在身边孝顺自己,哄自己开心,并且孩子也不是不干活,也再用另一种方式来贡献自己的价值,有的时候在父母的工作上也能帮上忙,不出去工作就不出去工作了。

“全职儿女”并非不上进,只是想要换个赛道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做“全职儿女”,可以理解为“间隔年”,也就是他们放下学业和工作期间的一种生活体验。在此期间,这些“全职儿女”孩子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也可以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对此,个人和社会都需要理性对待,不宜简单认为这是对职场竞争和社会压力的消极对待在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也将进入家政服务行业。

从家政服务的角度来看,“全职儿女”与普通家政不同,“雇主”是自己的父母、It 只有祖父母,所以有 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是否适合做“全职儿女”因人而异,也是个人的选择。公众意见要换个角度看待“全职儿女”,“全职儿女”不必自嘲是依靠父母、靠家庭的“废物”

而且可以想象,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在权衡自己的工作、在生活和家庭的需求之后,选择去做“全职儿女”。

笔者想说:

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规划,有人希望能在社会上发展出自己的事业,但也有学生希望能过好自己的安稳日子,在孝顺父母的同时,也能为父母的事业帮上一点忙,既能享受自己贡献的价值感,同时也能和父母建立较为良好的亲子关系。

实际上这样的全职儿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啃老,所谓的啃老是在不贡献价值的前提下,只知道享乐,而全职儿女则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在父母的身边贡献价值,因此大家不必用有色眼光看待“全职儿女”,毕竟有很多“全职儿女”能让父母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AG:学生,需求,家政,消耗